最近,#小脚趾甲分两瓣是什么说法 的话题再度登上热搜,一时间引发热议。人们纷纷探讨,究竟是纯血统的汉人独有的脚趾甲分瓣,还是这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解释。而有关“山西洪洞大槐树”的传闻更是引发了广泛关注:约600年前的明朝时期,明太祖朱元璋曾命令山西居民迁徙至中原各地,然而,山西人聚集在洪洞大槐树下,被官兵强行迁移。传说中,他们的小脚趾甲遭受一刀斩击,据称这一刀有着特殊的认亲意义。
然而,小脚趾甲分两瓣到底代表着什么?它是否真的能靠来“认亲”呢?这种小脚趾甲的专业术语叫做“瓣状甲”,又称跰(pián)趾。虽然这一现象并不少见,但大多数人对此了解甚少。
究竟哪些人会拥有瓣状甲这一特征呢?过去的观点认为,瓣状甲可能由遗传引起。然而,现代科技的力量带来了新的认识。2018年,同济大学的研究团队对全国范围内的汉族人进行了瓣状甲的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地区的汉族人中,瓣状甲的出现率存在差异。这项研究以及其他调查也揭示了瓣状甲与地理、遗传等因素的关系。
而对于瓣状甲在国际范围内的分布情况,更是吸引人们的兴趣。2016年的研究调查表明,无论肤色和种族如何,世界范围内都存在瓣状甲。这说明瓣状甲并非中国人独有,这一现象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
近年来,基因测序技术的进步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2016年,中国科学院、马普学会和复旦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完成了针对东亚汉族人群的瓣状甲基因组关联研究。这项研究推翻了之前的观点,认为瓣状甲并不完全符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可能是多个微效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综上所述,小脚趾甲分瓣现象虽然引发了众多传说和猜测,但现代科学的研究和技术已经揭示了这一现象的更多面貌。它不仅与遗传有关,还受到地理等多种因素影响,更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参考资料:
[1] Zhang, Manfei, et al. "Large-scale genome-wide scans do not support petaloid toenail as a Mendelian trait."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Yi chuan xue bao 43.12 (2016): 702-704.
[2] Haneke, Eckart. "Double nail of the little toe." Skin appendage disorders 1.4 (2016): 163-167.
[3] Chi, Ching‐Chi, and Shu‐Hui Wang. "Inherited accessory nail of the fifth toe cured by surgical matricectomy." Dermatologic surgery 30.8 (2004): 1177-1179.
[4] 俞路漫,周芸芸."中国汉族人群瓣状甲出现频率的调查研究." 天津科技 45.10(2018):89-91. doi:10.14099/j.cnki.tjkj.2018.10.029.
[5] 朱科静,金英姬,金玉姬.瓣状甲的历史由来及遗传学研究进展[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7,38(03):212-215.DOI:10.13845/j.cnki.issn1673-2995.2017.03.026.
[6] 郝卫国, 边建超,朱萍."瓣状甲的类型、分布与遗传方式——对陕西周至县某村的调查." 人类学学报 .04(2005):319-327.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05.04.008.
[7] 郝卫国,边建超."山西洪洞地区瓣状甲类型、分布与遗传方式的调查研
作品采用:
《
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