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消息,受到中国本土竞争对手的强烈冲击,日本汽车制造商正在紧急调整在华业务,为能否在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立足而拼死一搏。
日本汽车巨头与西方同行一样,正面临本土品牌的崛起,特别是在快速增长的电动汽车市场上。如今,他们纷纷调整策略,计划提前推出适应中国市场的新技术和电动汽车。
日产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内田诚(Makoto Uchida)上个月在新闻发布会上坦言,公司在中国面临着“重大挑战”。预计本财年截至3月底,日产在华销量将减少33万辆,仅为80万辆。
面对形势,日产决定提前推出新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这被视为决定性因素,将直接影响公司的生死存亡,日产将紧密关注2024年的发展。
本田汽车公司的财务主管则表示,激烈的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竞争使公司难以实现早前宣布的年销售140万辆目标。尽管如此,本田仍将通过各种激励措施力争达成。
今年上半年,马自达汽车在中国的销量仅为去年同期的一半。不过,马自达表示将致力于扩展其在中国的电动汽车产品线,力图在2025年取得更大突破。
三菱汽车公司由于销售低迷,已暂停在华合资企业的生产。
过去几十年里,随着中国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日本汽车制造商在华市场蓬勃发展。然而,随着中国汽车总体需求见顶,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动汽车领域成为新增长焦点,由本土品牌如比亚迪主导。
分析人士预测,今年中国本土品牌有望首次在几十年内超越外国品牌,上半年,本土品牌已占据中国汽车批发市场54%的份额,超过去年同期的48%。
今年上半年,日产在华销量下降了四分之一,本田下降了22%,而丰田则因油电混动汽车需求的提振而仅下降3%。
中国曾计划到2025年插电式混动汽车和电动汽车占新车销量的比例达到20%,但已提前实现。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政府可能会进一步提高这一目标。
东京汽车咨询公司Nakanishi Research Institute负责人Takaki Nakanishi表示,日本汽车制造商可能未做好应对快速转变的准备,"目前看来,他们确实落后了"。
今年4月,参加上海车展的日本汽车高管对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接受程度和竞争对手的崛起感到惊讶,甚至称之为"中国冲击"。
本田今年4月宣布,将加快在中国的电气化计划,计划到2035年只销售电动汽车。丰田则表示将重组当地开发业务,以在中国市场生存下来。
目前,除中国以外的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正在支撑日本汽车制造商的业绩。丰田、本田、日产和马自达在4至6月季度的营业利润均有所增长。
长期以来,日本汽车制造商和其他外国品牌习惯以较高价格销售燃油汽车。然而,随着电动汽车逐渐受到认可,这种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可能影响日本品牌的利润率。
分析师Takaki Nakanishi预测,本财年中国市场将占丰田营业利润的6%,而上一财年占比为12%。同时,本田的份额将从16%下降至5%。
Takaki Nakanishi说:"对于日本汽车业而言,长期以来,以中国和美国的销售为支撑,但可能会失去其中一个支柱。"
作品采用:
《
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