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暗物质之谜:科学家运用原子钟技术勾勒神秘"黑暗"世界
侧边栏壁纸
  • 累计撰写 65,187 篇文章
  • 累计收到 0 条评论

揭秘暗物质之谜:科学家运用原子钟技术勾勒神秘"黑暗"世界

James
2023-08-10 / 0 评论 / 5 阅读 / 正在检测是否收录...


在浩瀚宇宙中,神秘的“暗物质”占据着超过80%的物质比例,然而它的存在却依然扑朔迷离。目前的科学理解认为,暗物质主要通过引力与可见物质相互作用,然而与光子(构成光的基本粒子)的互动却鲜有确凿证据。这种缺乏光学相互作用的特性正是暗物质被如此命名的原因。而暗物质的成分及其与常规物质之间潜在的未知相互作用,依然是一个引人入胜的科学谜题。

为了探寻暗物质的奥秘,科学家们在原子钟领域展开了卓有成效的研究。PTB的研究团队借助高度敏感的原子钟技术,深入寻找超轻暗物质对精细结构常数的影响,然而结果显示常数并未显著变化,这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对暗物质相互作用以及常数随时间稳定性的理解。

有一种备受瞩目的理论认为,暗物质可能由极轻的粒子构成,其行为更类似波动而非单一粒子,被称为“超轻暗物质”。在这种情况下,未知的超轻暗物质与光子之间微弱的相互作用将引发精细结构常数微小的震荡。精细结构常数作为描述电磁相互作用强度的基本常数,影响着原子能级,进而影响了原子钟中的参考频率。由于不同跃迁对常数变化的敏感度不同,科学家利用原子钟比较的方法,探寻超轻暗物质的踪迹。为此,研究人员在数月的实验中,将高敏感原子钟与低敏感原子钟进行了比较。通过对比实验数据,科学家研究了超轻暗物质的特征,即常数的微弱振荡。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在实验中并未发现明显的振荡信号,这意味着暗物质的奥秘依旧保持着它的“黑暗”。

尽管神秘的暗物质仍然没有被探测出信号,但这项研究为超轻物质与光子之间潜在耦合强度设定了新的实验上限,旧有的上限被扩大了一个数量级以上。与此同时,研究人员还深入研究了精细结构常数是否会随着时间发生微小变化,结果显示目前数据并未探测到这种变化。这项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不同于以往的独立原子钟实验,这次研究中两个原子钟共享一个实验装置,通过同一离子在两个不同光学频率上的跃迁,进一步推动了光学频率比较技术的发展,为未来在太空中寻找暗物质铺平了道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