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是美洲大陆的标志性形象之一,然而最新研究却打破了这一传统观念。美洲牛的根源并非来自欧洲,而是更远的非洲。近期对加勒比海和墨西哥的古代DNA进行的研究揭示,牛早在殖民化初期就从非洲引入,比原先记载的还要早一个世纪。
虽然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者记录了安达卢西亚地区的牛种,但未提及从非洲运输牛的事实。历史学家解释称,最初的殖民者可能仅依赖欧洲牛,将其运往加勒比群岛。然而,更深入的研究显示,牛的引入要早得多。
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航海时带来了第一批牛,用作农场牲畜和食物来源。这些外来牛种迅速繁衍,在加勒比地区广泛饲养,逐渐蔓延到中美洲和南美洲。与此同时,葡萄牙人将品种从欧洲大陆和佛得角群岛引入巴西。
然而,历史记录并非完整。早在1518年,查尔斯五世皇帝便批准将非洲奴隶直接运往美洲。随后几十年里,被奴役的非洲人在畜牧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段历史常常被忽视。
早期的基因研究证实了这一观点,显示现代美洲牛的DNA带有欧洲、非洲和亚洲品种的特征。然而,缺乏考古数据限制了时间的确切确定。
19世纪,非洲驼背斑马牛和恩达马牛被引入美洲,产生了新的品种。此外,来自印度的牛种也被引入,与现有品种杂交,形成今天的维尔京群岛塞内波尔牛和美洲婆罗门牛等。
这一研究首次揭示了非洲地区进口牛的情况,同时也提出了可能是长期做法的假设。要解开谜团,只有对殖民时代保存下来的古牛骨进行DNA测序。虽然先前有类似尝试,但结果不确定。现在,研究人员通过收集多块骨头进行了新一轮测序,这些骨头来自墨西哥和伊斯帕尼奥拉岛的考古遗址。
通过基因序列比较,研究者发现,虽然大多数牛种与欧洲有关,但墨西哥城的一颗牙齿却包含了独特的非洲序列,进一步证明了非洲牛的存在。
这项研究的结果为美洲牛的历史根源提供了更清晰的认识,展示了非洲在殖民时期的重要作用。尽管历史可能模糊不清,但通过古DNA的揭示,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还原过去的画面。
作品采用:
《
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