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工智能技术再度引发文学界的热议。著名作家简·弗里德曼(Jane Friedman)揭开了一场惊人的骗局:她发现在亚马逊上竟然有以她的名义出售的新书,然而这些书却并非出自她之手,而是由人工智能(AI)所创作。弗里德曼发现,这些书虽然标题与她的作品极为相似,但其中的文字内容却仿佛是由某种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模仿她的写作风格。
“当我浏览这些书籍、翻阅前几页,甚至读书简介的时候,我立刻意识到其中大部分内容是人工智能所生成……虽然我在网上分享了大量免费内容,因长期撰写博客,但人工智能模仿我的写作风格却并不难。” 弗里德曼指出。
如今,ChatGPT等人工智能工具已经能够以高效、低成本的方式产出极具说服力的文本。部分作家和作者开始发出警告,担忧这项新技术可能夺走他们的创作市场。一些作家更是表达了他们不愿意看到自己的作品被用来培训人工智能模型。
非营利作家倡导组织作家协会的首席执行官玛丽·拉森伯格强调:“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逐渐取代作家的创作,未经允许获取他们的作品,然后将这些作品纳入人工智能模型中,最终提供给公众甚至其他公司,这对于作家界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为此,上个月美国立法者与创意产业代表举行会议,探讨人工智能的影响。拉森伯格在参议院小组委员会的听证会上呼吁制定法规,以保护作家免受人工智能的侵害,包括要求人工智能公司在模型训练方面保持透明。
与此同时,包括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詹姆斯·帕特森和强纳森·法兰森等一万多名作家联名致信微软、Meta Platforms和Alphabet等科技巨头高管,要求他们不得未经授权或未支付酬劳地使用作家作品来训练人工智能系统。
信中强调:“数百万受版权保护的书籍、文章、散文和诗歌为人工智能提供了免费的素材,这些丰盛的‘餐点’却没有给予相应的回报。你们投入了数十亿美元来开发人工智能技术,使用我们的作品来训练模型应当付出合理的报酬,这才是公平的。如果没有这些作品,人工智能将无法展现其真正的潜力。”
问题日益严重。弗里德曼本周在X平台上发表了一篇引发广泛讨论的帖子,探讨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几位作者也纷纷回应,表示自己也曾遭遇类似情况,并担忧这一现象将逐渐恶化。一位作者抱怨道:“总有人告诉我,他们购买了我新出版的书,然而书中的内容却让我感到陌生。”
面对众多争议,亚马逊已将冒充弗里德曼名义销售的假书下架,并明确表示其政策禁止此类行为。一名亚马逊发言人表示:“我们有明确的内容审核标准,规定了可以上架销售的书籍范围。一旦问题出现,我们将迅速展开调查。我们一直在投入大量资源,以确保用户获得值得信赖的购物体验。”
然而,在被问及有关哪些具体规定被违反导致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被删除时,亚马逊拒绝进一步置评。弗里德曼则认为,社交媒体上愈发强烈的抗议声音或许导致电商巨头的态度逆转。对她而言,这是一项积极的变化,然而对于那些名气不如她的小作家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令人不安的信号。
作家协会警示:“借助亚马逊销售冒牌书籍并非首次发生,但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崛起,问题的严重性不断加剧。”这一问题
作品采用:
《
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