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据HiEV报道,华为正在考虑推动车BU独立运营,与重庆国资委已就合作事宜展开洽谈。这一举动将使车BU在未来运营上模式与荣耀类似。但是,华为方面明确表示,关于网上传闻的独立运营传闻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华为目前尚未与重庆国资委就车BU相关事宜进行洽谈。
访问华为商城:【插入图片链接】
自2019年5月27日,华为首席执行官任正非签署了一份组织变动文件,宣布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这个BU致力于利用ICT技术为客户提供高价值、高可靠性的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车云产品和解决方案,以帮助汽车制造商提升车辆品质。目前,华为的车BU隶属于华为消费者BG,由余承东领导。
根据华为2022年的财务报告,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已经累计投入了30亿美元,并且拥有规模庞大的研发团队,人数达到7000人。截至2022年底,已经交付了近200万套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电动、智能车云、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网关、激光雷达、算力平台、AR HUD、T-Box等产品和解决方案。
2022年,华为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实现了高速、城区和泊车三大场景的无缝连接,首次在深圳和上海实现了城市智能驾驶导航辅助(NCA)的商用落地,而高速NCA已经覆盖了中国259个城市,包括城际高速和城市快速路,泊车则实现了自动泊车辅助(APA)和遥控泊车(RPA)的商业应用。
尽管有关"华为造车"的传闻一直存在,华为多次明确表示不会涉足汽车制造业。实际上,华为通过与极狐汽车、阿维塔科技、赛力斯等合作伙伴深入合作,帮助合作伙伴提升车辆品质,实现商业成功。极狐阿尔法S•HI版、阿维塔11等车型的成功推出,以及问界M5、M7和M5 EV的上市销售,进一步验证了这一合作模式的成功。
华为采用"平台+生态"战略,为智能汽车提供数字底座和开发工具,已经吸引了超过300家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加入。在智能汽车数字平台生态圈中,已有100多家生态伙伴参与并完成与20家制造商40款设备的预集成和测试。同时,70多家生态伙伴加入智能驾驶计算平台生态圈,共同推进乘用车、港口、矿卡、园区等智能驾驶场景的试点和商业应用。智能座舱平台也与150多家软硬件伙伴合作,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智能化和多样化的服务体验。
此外,华为还积极参与汽车产业联盟,为行业标准和关键技术的制定做出贡献。星闪联盟是其中之一,该联盟致力于推动无线短距通信技术创新和产业生态发展。华为还参与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软件定义汽车工作组(SDV工作组),为行业提供标准和技术支持。
然而,进入2023年,华为所服务的多个品牌在激烈的汽车价格战下遇到了一些阻力,例如AITO问界在前7个月的销量仅为3.18万辆,阿维塔的销量为1.37万辆,距离年度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同时,华为与广汽的汽车合作项目也发生了一些变故。广汽集团宣布,由于各种原因,AH8项目从与华为合作变为自主开发,不过华为将继续以重要供应商的身份参与公司自主品牌车型的开发和合作。
作品采用:
《
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