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全球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月份,欧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中心(C3S)正式报告指出。与1850年至1990年的7月平均温度相比,全球平均气温升幅超过1.5℃,这也是全球月均温首次突破此关键阈值。
这项科学上认定的1.5℃温度阈值,代表着地球气温的临界点,超越这个阈值将加剧极端高温、洪水、干旱、野火等灾害,进一步威胁人类生存。
莉贝卡·埃默顿(Rebecca Emerton),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中心的科学家指出:“虽然短期内某一天、一周或一个月的平均气温突破1.5℃阈值与长期温度趋势的突破不同,但频率和持续时间同样关键。随着温度持续上升,影响将变得更加严重。”
在2015年的《巴黎协定》中,全球各国致力于尽量减缓气候危机,限制本世纪全球气温升幅在2℃以内,同时努力将升温控制在1.5℃以内,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根据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中心的数据,今年7月的全球平均气温创下历史新高,与1991-2020年的平均相比高出0.72℃,与1850-1900年的平均相比更是高出1.5℃。
同时,2023年的前七个月也持续保持高温状态,全球气温平均值在这段时间内为第三高,比1991-2020年同期高出0.43℃,仅次于2016年和2020年。
全球海洋温度同样引起专家关注,自4月以来,海洋平均温度持续高于往年同期,截至7月31日达到20.9648℃,创下新纪录。随着厄尔尼诺现象的升温,海洋高温或将再次刷新纪录。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全球月均温首次升温超过1.5℃的情况引发了科学家们的担忧,他们担心全球气温将长期维持在超过1.5℃的水平。
过去的八年(2015年至2022年)是已记录历史中最热的八年。随着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持续上升,长期升温趋势将持续,高温现象也将继续升级。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不久前警告称:“全球暖化时代已终结,全球沸腾时代已到来。”这一警告凸显了我们面临的严重气候问题的紧迫性。【插图】
作品采用:
《
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