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南安普敦大学的国际科学家团队,揭示了地球深处富含钻石的岩浆喷发的关键原因:构造板块的断裂。这一重要发现或将深刻影响钻石勘探行业,引领人们聚焦可能最有价值的发现地点。
令人惊叹的双生钻石Macle,发现于加拿大北极地区。图源:南安普顿大学,汤姆-格农教授。
钻石的形成历程持续了数亿 ja, 甚至数十亿年,始终在深层高压环境下演化。这些珍贵矿物常寄居于名为金伯利岩的火山岩中,而最著名的产地莫过于19世纪南非的钻石热之地。然而,金伯利岩何以出现在地表仍为谜团。
新研究跨足过去十亿年的时间,探寻全球构造力对火山喷发的影响,相关发现刊载于《自然》杂志。
博茨瓦纳贾瓦能钻石矿。图源:南安普顿大学,汤姆-格农教授。
南安普顿大学、伯明翰大学、波茨坦大学、GFZ 德国地球科学研究中心、波特兰州立大学、麦考瑞大学等多个机构的科学家通力合作。地球科学教授兼首席研究员汤姆-格农(Tom Gernon)是本研究的主要作者,他强调:“钻石喷发呈现出的周期性模式,似乎与超大陆的演变步调一致。然而,我们之前未曾知晓,究竟是何种过程导致钻石在地下150公里深的地方隐匿了数百万 ja 或数十亿年后,突然呈现出喷发迹象。”
为了解开这个谜团,研究团队运用了包括机器学习在内的统计分析方法,剖析大陆断裂与金伯利岩火山活动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大多数金伯利岩火山的喷发,常在大陆构造断裂后的2000万到3000万年之间爆发。
金伯利岩中的钻石。图源:达勒姆大学理查德-布朗博士。
南安普顿大学高级研究员 Thea Hincks 博士说:“通过地理空间分析,我们发现随时间推移,金伯利岩的喷发倾向于从大陆边缘逐渐向内部迁移,而且在不同大洲之间的速度相当一致。”
在科学家们的努力下,这一模式的地质过程开始浮出水面。研究揭示,地球地幔即地壳与地核之间的对流层,会因地壳的断裂(或伸展)而受到影响,甚至受到数千公里外断裂的影响。
伯明翰大学地球系统副教授斯蒂芬-琼斯(Stephen Jones)博士,是本研究的合著者之一,他解释道:“我们发现,多米诺骨牌效应能够解释大陆断裂是如何导致金伯利岩岩浆形成的。在断裂的过程中,大陆根部的小块被破坏并沉入地幔,从而引发了一连串类似的流动模式。”
波茨坦地球动力研究所地球动力学建模科科长萨沙-布鲁内(Sascha Brune)博士,也是研究合著者之一。他通过模拟进一步阐释了这一过程:“在大陆根部的席卷过程中,这些破坏性的流动将大陆板块底部的大量岩石带走,厚度可达数十公里。”
南非威尼西亚钻石矿。图源:南安普顿大学,汤姆-格农教授。
研究团队的模型估算与金伯利岩记录中的观察相一致。格农
作品采用:
《
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