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预料的恒星、离奇的行星,还有其他无法言喻的神秘宇宙体,我们的宇宙总能带来一波又一波惊喜。如今,天文学家们揭示了一个名为“心碎”的恒星系统,它在巨大的潮汐波冲击下跌宕起伏,系统内的一颗小伴星的运动使得比太阳高出三倍的浪潮层层涌动,如同海啸般撞击着巨星的表面。
【图片】
这一神秘的恒星系统被赋予名号 MACHO 80.7443.1718,融入了被戏称为“心跳”恒星的行列,因为它们总是以稳定的频率跳动。然而,这个系统将“稳定”演绎到了极致,每次亮度波动高达约20%,超越了大多数恒星高出200倍,因此,人们昵称它为“心碎星”。
最新的研究来自哈佛大学和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的科学家们,他们聚焦于揭示这种剧烈波动背后的原因。研究团队构建了这一恒星系统中两颗恒星的电脑模型,模拟了它们在彼此周围旋转时的相互作用。
其中一颗恒星巨大无比,直径相当于太阳的24倍,质量更是太阳的35倍。每隔约33天,小恒星呼啸而过,它的引力将大恒星表面的物质掀起,形成层层波浪,最终破碎,仿佛地球海滩上的涛涛海浪。但这些巨浪可比地球的任何浪潮都要宏大,高度可达约270万英里(约430万公里),堪比三个太阳叠加而成。
研究合著者之一摩根-麦克劳德(Morgan MacLeod)表示:“这些高耸的潮汐波每次撞击释放的能量足以让地球解体数百次,这些浪潮实在是太惊人了。”
然而,影响还不止于此。这场月复一月的引力之舞将大恒星拉伸成椭圆形,同时将恒星物质抛射进旋转的大气层中。这一系列因素造成了我们从地球上观测到的亮度急剧波动。
MACHO 80.7443.1718 是已知约20个表现出异常大亮度波动的心跳恒星系统之一,这意味着更多的观测或将揭示其他“心碎星”的存在。
麦克劳德补充说:“这颗‘心跳星’很可能只是众多类似天体中的第一个。我们已经计划寻找更多‘伤心星’,探寻它们那被巨浪掀起的发光大气。”
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自然-天文学》杂志上,为解开宇宙中这一惊人现象的奥秘,揭示了天体之间壮观而又神秘的相互作用。
作品采用:
《
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