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污染,痴呆症,野火——一场看似无关的三重交织,却在日益清晰的数据中浮出水面。众所周知,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每年有数百万人因此丧命。然而,近来的研究指出,一类排放物正逐渐与老年痴呆症紧密相联,而这种排放物的源头在于野火。颗粒物(PM)是由化石燃料燃烧、汽车排放和工业废气中产生的微小颗粒,其中细颗粒物(PM2.5)尤为危险,其细微之处在于不仅嵌入肺组织,更可以穿越血脑屏障,进入大脑。
最新研究来自密歇根大学,科学家们从全国健康与退休研究中汇总数据,发现农业和野火排放的PM2.5与超过27000名美国成年人患痴呆症的发病率紧密相连。这些参与者年龄超过50岁,研究开始时均未患痴呆症,然而在近几十年的调查中,PM2.5浓度较高地区的认知能力下降率显著升高。
研究越来越明确,微小毒素与痴呆症息息相关。密歇根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环境流行病学研究员萨拉-阿达尔指出:“随着野火频发,我们迫切需要关注这些发现。数据表明,野火烟雾除了刺激喉咙、眼睛和引发呼吸问题外,还可能损害大脑。”然而,野火并非新现象,但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正不断升高。随着全球气温上升,野火季节变得更早、持续时间更长,热浪和干旱等极端气候为野火的蔓延提供了有利条件。
研究人员表示,PM2.5有多个来源,但野火排放的影响更为隐匿。在美国,每年约有25%的细颗粒物暴露源于野火,而在美国西部某些地区,这一比例甚至升至50%。这项研究还揭示,尽管所有空气传播的微粒都会增加痴呆症风险,但农业环境和野火排放所产生的微粒似乎对大脑毒性更强。张博雅,该研究的合著者之一,指出:“这项工作显示,与其他来源相比,农业和野火排放的颗粒物空气污染可能更具神经毒性。”然而,还需要更多研究来确认这些影响,尤其是过去研究中较少关注的污染源。
这一重要研究成果已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上,揭示了野火引发的空气污染与痴呆症之间紧密的关联,为制定长期和短期应对策略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随着这一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升,人们或许能够更好地应对野火引发的健康危害,减少痴呆症的发病率。
作品采用:
《
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