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HFIPS)的赵邦川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近日在《材料地平线》(Materials Horizons)杂志上发表了一项令人振奋的成果。他们成功研发出一种在弱磁场环境下表现卓越,具有超长循环寿命的高性能锌离子水电池。
这项突破性的研究利用了弱磁场和创新的VS2材料,打造出了一款先进的锌离子水电池,其最令人瞩目的特点是超长的循环寿命。这一重大突破成功地克服了锌枝晶生长和阴极材料限制的难题,为水电池技术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
锌离子水电池被誉为低成本、安全的锂离子电池替代方案,具备潜在的高理论容量。然而,阴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受限,加之阳极上锌枝晶的生长问题,制约了锌离子水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要想推动水性锌离子电池的发展,设计高能量密度的阴极并抑制锌枝晶的生长至关重要。
研究中,科学家们采用了一步水热法和原位电化学缺陷工程的方法,成功制造出VS2材料。这种材料拥有丰富的缺陷,能够有效降低锌离子与VS2之间的静电作用。这一设计让Zn2+能够在ab平面和c轴上进行三维传输,从而获得出色的速率能力。
尽管锌枝晶的生长仍然存在挑战,但科研团队发现,外部弱磁场的引入可以有效抑制锌枝晶的生长,大幅提升电池的使用寿命。这项在弱磁场环境下运作的高性能Zn-VS2电池展现出了超长的循环寿命,同时提供了卓越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
研究团队表示,这一突破性的工作有望对未来的储能技术产生深远影响,为能源存储领域带来重要的创新。
作品采用:
《
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