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研究刊登在今天(8月15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引起广泛关注。研究发现,人类捕捞了约801种双壳贝类,比过去数据增加了720个物种,凸显了人类已知捕捞贝类的惊人多样性。
斯图尔特-埃迪,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双壳贝类化石馆馆长,指出了这些贝类引人注目的特点。它们不仅是美味的食材,还在各种气候条件下生存能力强,适应温度变化,减少了灭绝的风险。然而,人类对这些物种的需求激增可能威胁到它们及其所在生态系统的平衡。
多个双壳贝科的科学图解显示,这些贝类适应各种环境。埃迪表示:“我们幸运地发现,我们食用的物种通常更具抗灭绝能力。然而,人类能够迅速改变环境,因此必须可持续管理这些物种,确保后代也能享受它们。”
黄提到:“双壳类物种的某些特点让它们不易灭绝,也使它们成为美味的食物来源。它们更大,分布在广泛地理区域的浅水域,因此人类影响可能不成比例地消除强势物种。通过识别并保护这些物种,负责任的捕捞可以实现物种多样性,避免重复历史错误。”
史密森尼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双壳类化石馆长 Stewart Edie
历史背景与可持续发展
双壳类贝类如蛤蜊、牡蛎等,历经千百年一直为人类提供食物,同时过滤水源。古老的部落甚至以牡蛎壳建造岛屿。然而,过度捕捞也是历史上的教训,殖民者和商业渔业曾导致多地牡蛎种群崩溃。
研究方法与发现
研究团队发现,尚未有全面清单列出所有渔业目标物种。于是,他们展开研究,记录了801种被人类利用的双壳贝类。研究揭示,人类主要捕捞大体型、分布在浅水区且范围广泛、在不同温度下存活的贝类。这些特点使这些物种在远古时期灭绝压力下更具抗性。
未来展望与保护目标
研究团队希望这些数据有助于未来的保护和管理决策,特别是确定易灭绝的地区和物种。埃迪提到,他们将利用已知特征来调查未知的双壳贝类。他表示:“为了有效地管理这些物种,我们必须全面了解人类正在捕捞哪些物种。”这有助于确保未来的世代也能享受这些双壳贝类的丰富多样性。
作品采用:
《
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授权